查看原文
其他

从中等生到全美Top20高校学生, 留学后这个孩子的变化翻天覆地!

妞妞妈梁梁 小花生网 2024-05-03


近期,社区里不少花友在聊送孩子出国留学的话题。这其中要担心的事情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是否能够适应另一个国家、另一所学校、另一种教育体系。


今天,花友@妞妞妈梁梁 分享了她表姐家男娃Peter的留学故事。原本只是中等生的他,却“逆袭”成了全美Top20高校学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妞妞妈梁梁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今天要讲一个“别人家”孩子的故事,准确说这应该是一大家子的故事,故事的里的“小学霸”是姐弟俩,姐弟俩是我家妞妞的哥哥和姐姐,也是我娃的榜样,人物关系有点乱,那今天的故事,就先从人物关系说起。


我是独生女,所以从小就和我表哥表姐很亲,长大后自然也走得很近,表哥表姐是我二姑的孩子,表姐老大,表哥老二,这姐弟俩结婚生子,娃也是姐弟俩,表哥的娃是女孩,年长,表姐的娃是男孩,年幼,这俩娃又是姐弟俩。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今天我先说说我姐姐家这个男娃Peter的故事,因为整个故事是“一大家子”,女娃的故事我再单独写。


中国自古就讲“事出有因”,让Peter出国留学,对于我姐姐来说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在我看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促成的。


1. “天时”


2013年姐姐全家到美国旅游,这次看似普通的度假,让她看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也让她这个从小就是学霸一路顺风顺水的985高材生重新审视了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Peter在国内读小学、初中时,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好学生:


第一,他性格内向,属于典型的理工男孩(也有点蔫儿淘),不算是在学校瞩目的类型;


第二对于校内成绩而言,他不是门门优秀的三好生。语文基本就是写作文掰手指数字数,英语是能看、能读但不会说的哑巴英语,唯有在数学方面算是天赋异禀,但即使这样的天赋,对于Peter来说也并没有成为当好学生的筹码。


曾经有一次数学考试,题目要求在几个数字之间填写有关符号,使左边的式子等于右边一个数字,结果Peter用了阶乘“!”符号,使这个等式成立,可是老师给打了个红色的大叉,究其原因是初中还没有学到阶乘的概念,这是高中的知识。这件事让我姐姐觉得,在应试教育的体制里,“因材施教”这件事好像有点难。


而在美国度假的那段时间,我姐姐感受到了当地学生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也有机会参观当地学校,耳闻目见了学校课堂的新颖上课形式,更是看到了多元化学习给孩子Peter带来的变化,一次短短的旅程,让Peter对美国学校的向往魂牵梦绕,所以这就种下了让她带孩子留学的种子。


2. “地利”


对留学生而言,出国留学所面临的困难有很多,其中最让家长不放心的就是住宿问题。


因为我哥哥和姐姐家的两个孩子不是去读大学的,所以他们也不想让孩子住校,这就意味着要解决走读的问题。


还好,因为家里有亲戚在美国,姐姐家自己也有相对便利的住宿条件,直接把生活问题解决了,这个决定性因素,让我姐姐和哥哥更坦然地面对出国留学这个问题。


3. “人和”


初来乍到,任何人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适应,更何况是要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惯、不同水土……要做好这个心理建设,还是很有挑战的,但是对我姐姐来说,有两个最大的缓冲:


1)前边说了,我哥哥姐姐俩娃年龄相当,正好出国留学可以一起作伴,而我哥哥姐姐这俩兄妹正好也可以一起陪娃作伴,一家人组团留学;


2)我们在美国有个亲戚已经定居数十年,有自家人托底,至少在心理上就有安全感,更何况是真亲戚不是八竿子打不到的那种。


有了这些先决条件,如果不出国,感觉都对不起这么好的资源,于是,出国留学这件事,就这么水到渠成了~


能定下留学这个目标,下一步就是围绕目标展开行动了,其实这和我们平常做决定有相似之处,flag好立,可是怎么让旗子飘起来,那过程真是险而阻,我把姐姐帮助Peter留学的过程分为这么几步:


一、留学前的过渡准备

二、留学面试小波折

三、衣食住行

四、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五、未来可期


接下搬好小板凳,我开讲:


一、留学前的过渡准备


1. 确定留学时间


从做好了留学打算开始,我姐姐就开始搜集各种信息,这个过程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找中介、听讲座(这和我们鸡娃时的状态是不是有点像?搜集信息是一个本领,用的好的话可以省不少钱)。


其中有个信息需要强调一下,就是Peter入学时间的事,刚开始我姐姐希望孩子在国内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因为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义务教育是最扎实的)打好一定的基础再出国。


但后来了解到,美国高中是四年制,小学加初中比中国少一年,因此等孩子初三毕业来美国读高中,相当于高中毕业晚一年的,另外初中来读书的好处是,在美国考大学可以不用考托福了,因为只要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在美国读书满4年,考大学就可以不用提交托福成绩,知道这些信息后,我姐姐就把留学时间定在Peter初二那年。


2. 国际学校做衔接


在与美国学校联系的同时,姐姐还跟上海的有关国际学校联系,因为前边说了,Peter英语还属于哑巴英语,如果想保证顺利衔接出国的语言应用,还是需要突击一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结束了初一第一学期公办学校的学习后,Peter第二学期如愿入读了国际学校,所想要提升的英语能力也如愿以偿。


二、留学面试小波折


1. 做好面试准备


申请学校的材料可以通过中介来进行准备,但是面试谁也代替不了。


说到Peter的面试,还有点小波折,但好在有惊无险,而化解这次风险的法宝竟是Peter的一个小爱好——玩魔方


面试其实有标准的流程,面试稿子其实也有套路,可以提前背诵,但恰恰我这个大外甥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耿直boy,而且面试那天是在半夜,这孩子状态更是一塌糊涂。


面试不冷不热地快进行完了,这眼瞅着就是要废了,我姐姐急中生智,马上把魔方递给孩子,和面试官说让孩子最后一分钟表演一下自己的特长。


得到面试官允许后,Peter拿着六面被打乱的魔方一分钟快速复原,这面试官估计也被惊到了(这是2015年的经历,现在估计魔方已经烂大街了,别那这个再和面试官说特长了),连呼"Amazing! Incrediable! "


在面试结束后,姐姐让Peter给面试官写了一封邮件,感谢面试官对他的面试同时,阐述了自己对魔方的热爱等等。结果自然皆大欢喜,两周后收到offer。


通过这次面试,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招生官不但注重所谓的文书、成绩单、推荐信等,更注重孩子的软实力!你的与众不同的特长爱好,以及持之以恒的态度会让他们刮目相看,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都是我外甥Peter玩过并能成功复原的魔方


三、衣食住行


衣食住行,人之常情,在美国如果没有车真是寸步难行。所以到了美国,第一件事就是考驾照,而且加州规定年满16岁就可以考取驾照,所以很多当地高中生都是自己开车上下学。


1. “行”


美国考驾照不像中国那样必须在驾校学习多少小时才可以报名考试,这边你可以直接到DMV现场报名,或是网上报名(www.dmv.ca.gov),先考笔试(笔试考试题目书上及网上都有很多交规考题,提前练练就没问题,你可以要求中文考卷),笔试通过后,再约路考。


路考时,需要你提前熟悉相应的英语指令,另外需要额外遵守有关规则(考官往往更注重你对交规的掌握而不是开车的熟练程度,比如,在Stop标记前是否停稳3秒、超车时是否转头观看盲区、是否及时打转向灯等等),有的老司机往往要考两三次才通过,而很多新手却一次就能通过,就是因为老司机在国内养成多年的一些开车陋习,而新手往往更遵守美国这边的交规。最关键的是,这边考取驾照的费用是三十多美元,性价比超高。


2. “住”


对于住寄宿学校及寄宿家庭的孩子们来说,学校及寄宿家庭会收取一定的寄宿费用,根据学校及寄宿家庭的不同情况,费用高低不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寄宿学校及寄宿家庭在寒暑假及其它假期期间是不负责学生的食宿的,通常这些学生会回中国、或是家长过去陪、或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假期活动等。


而对于去陪读的家长来说,解决住的问题是一大关键,可以考虑买房或租房,租房的费用因地段(学区房及景观房比普通房贵)、房子大小及新旧程度而异,租金在1000美元(一室)-4000美元(联体别墅)左右/月不等(加州的房子比美国中部地区的贵)。



这里要提醒家长的是,美国租房(指租公寓)是不带家具、家电的,所以租了房之后,需要买家具家电并置办一些生活用品,而在到期不租后,还得需要你来处理家具家电等一切。


不过有个小窍门,在你来学校报道前,最好跟学校的老师及老生家长取得联系。(有些老生要毕业时,他们租的房子里面的家具、家电等都可能不用了,到时可以打折处理给你,而到你孩子毕业时,你也可以用此法处理给下一届家长,彼此都省心得利!)


3. “食”


美国学校中午的午饭时间通常只有半小时,可以在学校食堂买(大多以西餐为主如汉堡、热狗、披萨、墨西哥饼等,偶尔也会有寿司、中餐蛋炒饭等),也有的寄宿家庭或是陪读家长早上将午餐准备好让孩子带到学校吃。


要说美食,中国说第二没有敢说第一的,所以吃惯中餐的孩子,其实对西餐只有一时兴趣,长时间还得是中餐。因为我姐姐是陪读,所以在孩子吃的方面很用心,基本没让孩子的胃遭过罪。


全是我姐姐的手艺


4. “衣”


对于留学的孩子来说,校服还是很省钱的(我姐姐这点真的特别好,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从来不在这些附属品上让孩子有虚荣心,所以Peter是个非常朴素的孩子)。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服,价格为每件几十美元不等,分夏季及冬季校服、运动服、正式场所穿的校服等。另外学校各俱乐部还会有各自的服装用于活动或比赛时穿(有免费及收费两种)。


开学季前有的学校还会组织二手校服拍卖活动,毕业老生的衣服会拿到这里来卖,价格只有新校服的1/3不到。


四、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1. 数学上的优势


中国留学生数学好是真的!数学好真的是占优势!打了两个感叹号,可见我是有多么感叹,我哥哥和姐姐家的两个孩子在数学上都有绝对优势,因为今天讲的是姐姐家孩子的故事,所以先说Peter。


8年级刚入学时Peter参加了学校的摸底考试,没想到数学考了那么好,老师说他可以跳级跟高中10年级的学生一起上,同时又跟我姐姐说,感觉他还有潜力,因题目过于简单,还没看到其更大的实力,要不要再考一次高难度的。


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错过,我姐当即赞成让Peter再考一次,结果考完了,成绩不错又跳了一级,跟11年级的同学一起上了,成为那个学校有史以来最低年级的学生上高年级的课(通常跨度都是一年、两年,很少有跳三年的)。


高中考到新学校亦是如此,9年级就上12年级的AP数学(这里给各位家长普及一下,所谓的AP课就是大学预修课程,AP数学涉及微积分等内容),成为全校佳话!这个经历不仅让Peter自信心爆棚,更热爱数学,甚至带动钻研编程、机器人,这为他以后的发展也埋下伏笔。


美国人的数学不好是指平均水平不高,但是两级分化却很厉害,差的是真差,在商场买东西,服务员找钱速度非常之慢,还需要借助计算器算,不过数学好的人是真好!


这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的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更是由于美国的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点确实比我们应试教育有优势。


比如,Peter的数学作业有一个是要求你去银行问利率,理财产品等内容后,写篇论文,假定你有50万美元,你将如何投资(银行存款、理财、证券、股票等)使你的资产增值?这些活学活用的例子,真的值得我们思考。


2. 选课,让孩子充分做主


开学两周内,学校会给孩子充足时间做课程选择,如果自己觉得个别课程不适合,可以找counselor换课,或是提升、降低该门课的难易程度(保持和counselor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课,有利于提高GPA的成绩(通常GPA的标准满分是4分,如果你选的是Honor课或AP课的话,大部分学校会加个系数,从而使你这门功课的成绩比普通课的成绩高)。


Peter自己选的艺术课,自己手捏的陶塑作品


3. 课外活动


众所周知,想爬藤光靠成绩是不够的的,广泛的社会活动、课外活动也是关键,很多大学是申请表都有一栏:高中期间参见过什么活动、担任过什么职务、获得过什么奖励等等。


这里特别介绍一下Summer School,因为目前国内也热衷与开展各种夏令营活动,这类活动平台很重要,参加一些好的大学的夏令营,不但为你以后考入这所大学增加好印象,更重要的是,参加这类夏令营会进一步令你脑洞大开,接触到顶级教授、优秀的小伙伴。


比如Peter曾参加的一次夏令营,不但让初中生的他提前接触适应了一下大学的生活,有幸听教授的讲座、参观了大学的各重点实验室,更是遇到了在机器人领域界的高手。


他在活动中结识了一个原先是北京人大附中的小伙伴,后来去美国读初中至高中,在美国待了四五年,不但讲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而且机器人制作水平及编程能力都很高(在美国编程及数学竞赛都获得过大奖),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同学还多才多艺,平时编写歌曲、创作小说、帮其他公司设计海报赚钱……小小的年纪竟然这么了不起,也让Peter心生敬佩。


Peter参加的活动


参加这种活动的益处不胜枚举,对于Peter这种动手能力强,但社交能力弱的孩子来说,参加这种活动可以很好地提高社交能力,到美国后,Peter的性格比在国内开朗很多,善谈爱玩。


8年级时自己做的


五、未来可期


留学至今,Peter已经由那个青葱少年长成意气风发的青年,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为人处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 社交参与


对于曾经内向、不善交际的Peter来说,美国留学生活打开了他的新世界,不仅成立了自己的机器人社团,更是带团参加了很多本土比赛,无论是领导能力、管理协调能力还是自我学习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



这给Peter带来的不仅仅是自信,更让他对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新的认识。


2. 创新、挑战、不给自己设限


在去美国之前,他的学习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但是来到美国后,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数学天赋得到认可,还激发了计算机编程的潜力。这让他对学习这件事充满兴趣和斗志,目前他就读的大学虽不是藤校,但也是全美排名前二十的学校,他自己也对今后考研充满信心,爬藤依旧是目标。


Peter参加创客大赛获得一等奖


虽然疫情让留学之路增添了很多不可控因素,但是就学习路线而言,我姐姐对Peter目前的情况非常满意,也期待他后续考研能爬藤成功! 


以上内容来自「小花生网」(微信号:xiaohuasheng99)
转载须获明确授权
- THE END -


点击“阅读原文”,与作者交流...


相关阅读


点个“在看”,我们就不会走散~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